近日,张卫国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语言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Technology in Socie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江海学刊》等学术期刊上。这些研究为语言在数字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共同富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发表在《Technology in Society》(2024,Vol. 78;SSCI收录, JIF 10.1,JCR Q1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的论文——《Being a Householder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doption of the Household》,基于语言与技术的跨学科理论视角,系统探讨了外语能力对中国家庭互联网技术利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和户主不懂外语的家庭相比,户主懂外语的家庭采用互联网技术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外语能力对中国家庭互联网技术利用的积极影响在男性户主家庭、城市地区和东中部地区更为显著。信息效应、信任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外语能力影响家庭互联网技术利用的三种潜在机制。上述发现加深了人们对语言能力在社会数字技术利用中的作用的理解,为中国外语教育的积极成效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从语言规划的视角提升家庭数字技术采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24,Vol. 33;SSCI收录,JIF2.2,JCR Q2区)的论文——《The Role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FDI: Evidence from China》,利用1997-2019年中国和 36 个经合组织(OECD)国家间的双边数据,研究了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外商直接投资。此外,英语水平对中国外向投资的影响大于对内向投资的影响。与英语国家相比,提高国民英语水平更有利于促进中国与非英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上述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可以有效地克服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语言障碍,特别是当投资伙伴是高收入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时候。论文的贡献在于,揭示了国家语言能力在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为语言与投资研究提供了中国的经验证据。
发表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的论文——《语言距离对我国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基于2003-2019年中国和5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语言距离对我国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降低语言壁垒的有效措施。研究发现,语言距离与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语言距离对于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大;语言距离主要通过成本机制作用于贸易和投资;相比于高收入国家,语言距离对于我国向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和投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东道国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弱化语言距离对贸易和投资的负向影响。明晰语言与贸易和投资的关系,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减少语言障碍和文化摩擦,促进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对于语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两个维度,精神生活富裕是在物质生活富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基础与主要路径。发表在《江海学刊》(2024年第5期)的论文——《方言差异、文化认同与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兼论语言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影响》,分析了方言、文化认同与精神富裕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考察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的方言差异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 地域间的方言差异会导致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文化认同感下降,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普及可有效克服方言差异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障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流动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等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