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下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行为实验经济公开分享荟2025年第3期(总第46期)讲座在邵逸夫科学馆401报告厅举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学恒应邀作题为“Narratives, Actions and Impact on Dishonesty”的学术报告。
李学恒教授的研究探讨了不同辩护性叙事如何系统性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重点关注支持(不)道德行为的叙事如何影响他人决策,以及这种影响在行为对他人后果较轻微或较严重时的差异。研究通过两项预注册实验(样本量约5000人),考察了以下变量:(1)影响程度:不诚实行为对他人造成较小(LOW)或较大(HIGH)损害;(2)信息类型:被试在决定是否说谎前接收的信息,包括无社会信息、支持诚实的正面叙事、支持不诚实的负面叙事、他人的诚实行为或他人的不诚实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叙事对促进诚实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但仅在高损害情境下显著,且该效应既来自论证本身,也来自诚实行为的信号传递。值得注意的是,负面叙事并未显著助长欺骗行为。
随后,李学恒教授详细讲解了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分享了实际调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具体介绍了如何运用大语言模型辅助科研工作。他还现场演示了自己结合多种模型和工具开发的科研辅助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学恒教授在利用大语言模型提升科研效率方面经验丰富,但他特别指出,广泛阅读文献和深入思考才是培养学术鉴赏力的根本所在。
李学恒,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百人计划”青年引进人才,博士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网络理论、行为博弈和应用微观理论,研究成果发表于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和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等国际学术期刊。